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有很多良友,胜于有很多财富。

让梦想成真的最佳方式就是醒来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老家的面糊子(原创散文)程守忠  

2018-01-05 23:21:40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     老家苏北丰县,假如“柴门闻犬吠,风雪夜归人”,来人、来客饥寒交加,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,是下挂面和煎面糊子。
       挂面只需要烧开水,煮上面,磕一个鸡蛋在锅里,成为荷包蛋;或者打在小盆里,搅拌均匀,撒点葱花、盐巴,舀上开水一冲,把下好的面条捞进来,抄透,就是咸面条。素面条、荷包蛋,蛋花咸面条,只要一碗下肚,风雪夜归人,就如坐在春风里,再拍着凳子边,打着节奏,唱“穿林海,跨雪原,气冲霄汉……”,保证字正腔圆,高音穿云裂锦,低音四壁共鸣。如果没有挂面,擀面条就太费时间了,此时救急如救火啊!得!煎面糊子。
       上学期间,周末几位同学来访,需要抓紧时间,才能及时赶回去,老母亲就给我们煎面糊子吃,符合“多、快、好、省”的方针。一位外地的同学,对于我家的招待,有点微词。而今想来,并不能责怪他,他是站在他所处的高度,审视我家的。的确,煎面糊子,不符合待客之道。去另一位同学家,有酒有菜,而我家只有面糊子。以调侃的口吻说:“看看,人家怎么待客的,你家怎么能这样啊!”当时,我还有点羞愧;再一想,大可不必。设酒杀鸡作食亦可,也不是不舍得,毕竟偶尔做客一次,可是时间有限。哪能像现在,捉鸡上街,几分钟杀好、剁成块了。当时没有两个小时,是做不好的。如今想来,并不是那时的食物多么可口,那是一段慢生活,慢得从容淡静,直透肺腑,不能忘记。正如一只刚出蛋壳的鸡鸭,第一眼看见谁,就认为看到者,就是它的妈妈。这是真的,家里孵出一只小鸭,第一眼看见的是老母亲,从此就跟定了老母亲,不论是下地干活,还是去坑边洗衣服,它都得亦步亦趋的跟着。需要走亲戚、赶集,得把它盖在筐底下,不然谁也赶不退它。
      再说那一顿面糊子,当时在老家,已经很难得了。面粉是自己的麦田打下来的麦子磨出来的,豆油也是,鸡蛋是自家喂的草鸡下的,柴草烧铁锅,多好啊。煎面糊子,首先是调好面糊。清水加盐、磕鸡蛋入广口容器,不能用黄盆、砂盆子,太大,多少面才够蘸的。小二盆,勉强用,最好是大号搪瓷碗,调糊子、刷洗都方便。说来不怕你笑话,我刚结婚时,赶物资交流大会,在人山人海里拥挤,最想买的就是大号搪瓷碗,而且是带盖的。买一个,抱在怀里,简直像抱了个大金娃娃。调好的糊子要稀溜溜的,不能干,等锅烧热了,用油撇子(苏北土话,相当于把一把金属汤匙,在头和柄的交界处,拗成直角,柄上绑一根粗筷子的样子。当时,谁家也不舍得直接用油罐子往锅里倒油啊!)舀几滴油涂一涂锅壁,就把糊子倒一点进去。在“吱吱啦啦”馋人的声音里,拿着锅铲子,把锅底部的糊子均匀的摊在锅壁上,越薄越见功力。老母亲最善此道,摊好后,拿着锅铲子,轻轻伸入面糊子和铁锅的结合部,微微一动,面糊子和铁锅就分开了,在锅里上下左右滑动几圈,轻轻一挑锅铲,比烙饼还要大的面糊子,整张就飞起来,手腕一番,另一面就贴着锅底了。再在锅里滑动两圈,一张喷香的面糊子就出锅了。香、嫩、糯、醇,堪比里脊烤肉,赶超印度飞饼。
      面糊子最能救急。每到老家割麦炸豆之日,就是全民皆兵。农家深谙朴素哲理之道,“紧手的庄稼,消停的买卖”,粮食撒在地里,一年吃啥,颗粒归仓才是硬道理。凡是能走到田野里的人,没有待在家里的。年逾古稀的蹒跚老者,拄着棍子也要弯下老态龙钟的腰,捡拾脚下的麦穗;刚刚懂事的幼儿,就坐在树底下,照看还在襁褓中的婴儿。直到天黑透了,再也看不到田野里的庄稼了,农家才扶老携幼,恋恋不舍的离开。回到家,急急忙忙洗脸洗手,母亲磕鸡蛋、调糊子,父亲烧火,不等老人、孩子打瞌睡,面糊子已经端了上来。一阵风卷残云,大家才要打着饱嗝,白疙瘩汤又出锅了……
      月出于东天之上,清辉漫溢人间。整个乡村静悄悄的,偶尔有几声和谐的犬吠,而煎面糊子的香味,还没有全部散去。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60)| 评论(2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